值班客服
手 机:18971157296
微 信:18971157296
公 司:武汉律师网
地 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
时间:2025-03-13 12:30:36
以下是关于 停工留薪期 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指南,依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及相关政策整理:
一、法律定义
停工留薪期:职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,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期间,用人单位按原工资福利待遇支付报酬的期限。
二、核心法律规定
期限规定(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第33条)
一般不超过 12个月;
伤情严重可延长,但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,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。
工资待遇
原工资福利不变:按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(含奖金、津贴)按月支付;
超期处理:期满后仍需治疗的,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,但停发停工留薪工资。
医疗与护理
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(单位未参保的由单位承担);
生活不能自理的,由单位负责护理或支付护理费。
三、操作流程
工伤认定
单位或职工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。
材料:劳动合同、医疗诊断证明、证人证言等。
停工留薪期确认
由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提出建议,用人单位确认;
存在争议时,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。
延长申请
伤情严重需延长的,应在期满前15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。
四、争议解决
单位拒付工资
向当地 劳动监察大队 投诉;
申请 劳动仲裁,主张支付工资及滞纳金(裁决生效后仍不支付可申请强制执行)。
期限争议
对停工留薪期时长有异议,可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重新确认。
五、地区差异
目录参照:部分省份发布《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》(如北京、山东),根据伤情对应具体期限(如骨折一般为3-6个月);
工资标准:个别地区规定停工留薪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。
六、注意事项
证据保存:保留医疗证明、工资条、沟通记录;
复工争议:单位不得强行要求提前复工,否则可投诉或仲裁;
劳动关系: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。
维权示例:
若单位拒绝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,可向劳动仲裁委提交以下材料:
① 工伤认定书;
② 医疗机构出具的休假证明;
③ 工资银行流水;
④ 劳动合同。
法律依据:
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第33、62条
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第5条
如需进一步帮助,可拨打 1233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热线咨询。